那么,哪些疾病导致牙龈出血?
一 牙周炎
牙龈出血通常是牙龈炎、牙周炎的初期表现,如果发展为牙周炎,牙龈就会变得暗红、肿胀、失去弹性,造成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导致过早掉牙。变性型牙周病虽然一般炎症不明显,但有些病例在早期尚未出现明显的牙周袋和牙槽骨吸引以前,即有出血的主诉,这些患者常找不到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唯有牙龈水肿,易出血。治疗时可按牙周病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二 坏死性龈炎
坏死性龈炎的患者常于晚间睡眠时血性唾液流出口腔污染口角,有明显的疼痛、出血。
其主要表现为牙间乳头的溃疡,坏死,腐臭,疼痛和牙龈出血,且量较多。
三、龈炎和炎症增生
不洁性龈炎、牙间乳头炎、牙龈炎症性增生和龈缘炎等会导致牙龈出血的常见原因,因为口腔不卫生,牙面上有牙菌斑、牙石,引起牙龈炎症、水肿造成牙龈出血,尤其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更明显。
四、肝脏疾病
可使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减少,以致血液凝固不佳,当口腔受到损害时,可发生持续性出血。检查时可见肝肿大,肝功异常,凝血时间和凝备酶原时间过长。
五 、妊娠期龈炎和妊娠瘤
妊娠期间,牙龈容易水肿充血,触之易出血。妊娠3――4个月后,妊娠瘤易发生在牙龈乳头上,呈肿瘤样增生,触之易出血。妊娠性龈炎在分娩后多能自愈,而妊娠瘤在妊娠期后可缩小或停止生长,也可选择在产后进行龈瘤切除术。
六、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病
全身性疾病也是不可忽视的引起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如坏血病、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肝硬化、脾机能亢进、肾炎后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