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补的牙才半年就掉了,是不是技术不行啊?”临床中,牙医经常能听到类似的抱怨。导致补牙材料容易脱落的原因有哪些?
补牙材料各有特点
不是所有补牙材料都一个样,它们各有各的“性格”。
树脂材料是现在最常用的,颜色和牙齿接近,粘合力也不错,但它怕潮。如果补牙时牙洞里有点血水没擦干,就像贴瓷砖时墙面没晾干,就会容易脱落。而且树脂固化后会微微收缩,大牙上的深龋洞用它补,掉的概率就比小浅洞高。
玻璃离子材料有点“软”,咬硬东西时容易崩裂。还有银汞合金,虽然结实耐磨,但它没有粘合力,全靠机械嵌合。现在这种材料用得越来越少,主要是美观性差,还可能对牙髓有刺激。
牙齿基础很重要
再厉害的材料,也架不住牙齿本身不给力。
蛀牙太深的牙就像被蛀空的房梁,剩下的牙体组织太薄,根本撑不住材料。牙根有炎症也会出问题。就像墙里面有积水,再好的涂料也会鼓包脱落。有些患者补牙后总觉得隐隐作痛,过段时间材料掉了才发现,牙根早就发炎了。
医生操作有讲究
医生的操作细节确实影响效果。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医生表示,第一步清理腐坏组织就很关键,清太浅,里面的细菌会继续破坏;清太深,会伤到牙神经。牙洞形状也很重要。专业医生会把牙洞修成“底小口大”的形状,就像做抽屉,这样材料才能卡得牢。如果随便挖个直上直下的洞,材料就像放在光滑的盘子里,很容易滑出来。
粘接过程更是不能马虎。现在用的树脂粘接剂,得严格按步骤涂,还得用特殊灯光照射固化。就像贴手机膜,哪怕有一点点气泡没排干净,用不了多久就会翘边。
患者使用有影响
补完牙不是万事大吉,怎么用也很关键。有些患者补完牙就胡吃海塞,啃排骨、咬坚果、开酒瓶样样来。要知道,就算是自己的好牙,这么折腾也容易崩裂,更别说补上去的材料了。就像新贴的瓷砖,还没完全粘牢就使劲踩,肯定会松动。
口腔卫生不好也会出问题。补过的牙周围如果长牙结石,会慢慢侵蚀牙龈和牙体组织,就像墙根被水泡烂了,材料自然会掉。
时间久了会老化
再好的材料也有保质期。树脂材料一般能用5-8年,如果补了十年的牙材料掉了,可千万别骂医生,这其实是正常损耗。
发现蛀牙早点补,补完牙用心维护,定期去检查,才能让补牙材料陪我们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