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大叔溃疡两月不愈,一查竟是两种癌!元凶很多人嘴里都有

最近,一则新闻让人看得心里一紧。
湖南长沙,一位62岁的大叔,因为口腔溃疡反反复复总不好,到医院一查,结果确诊了两种口腔癌:颊黏膜鳞癌和牙龈癌。
从大叔自己说,这两个多月,溃疡一直不好,越来越严重,到最后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新闻里,长沙市中心医院的医生找到了“罪魁祸首”,原来是一颗戴了快两年的假牙。这颗假牙制作粗糙,不停地摩擦着旁边的口腔黏膜,硬是把小溃疡“磨”成了大问题。
 
慢性损伤,是口腔癌的明确诱因
我们的口腔黏膜看似坚韧,实则娇嫩,经不起异物的长期物理刺激。
一颗粗糙、不合适的假牙,其边缘锐利,佩戴时会不断摩擦牙龈和颊黏膜。初期可能只是轻微不适或红肿,但日复一日的摩擦会导致黏膜破溃,形成溃疡。
正常情况下,口腔溃疡会自行愈合。但若刺激源持续存在,溃疡便无法修复,陷入“损伤-发炎-尝试愈合-再损伤”的恶性循环。在这种持续的异常修复过程中,细胞癌变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所以,请记住:我们的口腔,真的经不起长期的“暴力摩擦”。而除了劣质假牙,以下因素也是口腔内的常见隐患:
残根残冠:有些牙齿掉了,就剩个尖尖的牙根留在那儿,像个小刀片,天天划拉旁边的舌头和黏膜。
烟、酒、槟榔:这三样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认定的一级致癌物。特别是槟榔,纤维粗硬,还含有致癌成分,对口腔的伤害是双重暴击。
口腔卫生不良:不认真刷牙,假牙也不清理,口腔里细菌泛滥,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也是癌变的温床。
 
如何辨别:普通溃疡与癌性溃疡?
并非所有溃疡都危险,但我们需要学会区分。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医生提醒,请记住以下几个关键区别:
愈合时间
普通溃疡:通常在1-2周内自行愈合。
癌性溃疡:长期不愈,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无好转迹象,需高度警惕。
溃疡形态
普通溃疡:一般是个圆滚滚或椭圆形的坑,边界清晰,表面干净。
癌性溃疡:长得“奇形怪状”,边界模糊不清,摸起来硬硬的,表面还可能像菜花一样凹凸不平。
疼痛感与发生规律
普通溃疡:疼痛感明显,但位置不固定。
癌性溃疡:早期可能疼痛不明显,但溃疡始终固定在同一位置,且可能伴随麻木感。
总结一下:如果一个溃疡,固定在老地方,超过两周还不愈合,样子还不好看,那就得高度警惕了!

守护口腔健康,牢记四点建议
1、选择规范的诊疗。进行镶牙、种牙等操作,务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确保假牙等修复体制作精良、边缘光滑、贴合良好,从源头上避免物理刺激。
2、保持假牙与口腔的清洁。活动假牙晚上一定要取下来,刷洗干净,泡在冷水里,让口腔黏膜得到休息。同时,注意清洁自身的天然牙,维持整体口腔卫生。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医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烂牙根、锐利牙尖以及不合适的假牙,防患于未然。
4、密切关注异常信号。除了溃疡,如果嘴里出现白斑、红斑、硬结,或者感觉麻木、张口困难,都别拖着,及时就医最明智。
 
健康无小事,千万不要因“图省事、贪便宜”而忽视口腔内的长期不适。对任何持续存在的异常信号保持警觉,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维护我们长期健康非常重要的一环。
 

网站首页

在线挂号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