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往往见到许多老年患者,牙齿严重磨损,咬合距离降低,咀嚼功能差,部分患者甚至伴有严重的关节病症状。像这种需要抬高咬合的情况,应该怎样修复呢?

咬合重建是指通过改善或重新建立咬合的形态及功能,使之达到与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的协调,恢复口颌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咬合处理及修复治疗过程。通俗来讲,就是在不正确的咬合高度(一般是低于正常的咬合距离)上,重新确定一个新的正确的咬合高度,达到恢复咬合高度、获得修复间隙,从而修复缺失牙齿的目的。
做完必要的牙体、牙周治疗(如洗牙、补牙)后,即可开始进行咬合重建。咬合重建的基本步骤是:
1、过渡性修复。
确定患者正确的咬合高度,通过戴用牙合垫的方法(就是戴用一个抬高了咬合的活动假牙)恢复咬合关系,适应3-6个月。待患者能够接受新的高度后,再继续下一步的治疗。
1、过渡性修复。
确定患者正确的咬合高度,通过戴用牙合垫的方法(就是戴用一个抬高了咬合的活动假牙)恢复咬合关系,适应3-6个月。待患者能够接受新的高度后,再继续下一步的治疗。
2、永久性修复,包括活动、固定、活动-固定联合修复三种修复方法。
① 活动义齿修复需要时间少,费用低,主要是将活动义齿牙合垫改为金属牙合面的活动义齿,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塑料牙的磨损导致的咬合距离的再降低。
① 活动义齿修复需要时间少,费用低,主要是将活动义齿牙合垫改为金属牙合面的活动义齿,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塑料牙的磨损导致的咬合距离的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