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科主任医师裴浩在为小王检查时发现,其牙齿呈现深覆颌和深覆盖,上颌前突,上颌出现散在间隙,前牙松动,开唇露齿,牙片显示前牙牙槽嵴水平吸收,诊断为慢性牙周炎。
医生指出,牙齿矫正的原理为牙槽骨改建,因牙周炎使牙槽骨处于吸收的状态,正畸治疗中加力可能导致牙周组织破坏加重,牙槽骨进一步吸收,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裴浩建议小王先转诊至牙周科治疗,待牙周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方可进行正畸治疗。
医生还表示,由于正畸各种附件、装置会影响口腔清洁度,易残留食物残渣,滋生牙菌斑,增加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因此,矫正期间需要进行严格的菌斑控制,确保牙周健康状况稳定。
据了解,为提高患者口腔护理意识,汕头口腔医疗中心推出“OS+正畸无忧保障”,除了提供护理工具外,还通过播放宣教视频、现场演示等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同时还有周期式洁牙护理,以及保持器保障、 重启保障、终生口腔健康维护等,维持牙周健康和正畸效果稳定。
医生提醒,经过正畸治疗,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牙根吸收及牙周问题,二次矫正会增加牙齿松动的风险。因此,牙齿矫正应选择专业机构,整牙结束后还应坚持佩戴保持器,确保矫治效果。
本报记者 魏朝霞 通讯员 杨晓燕
——转载自2022年9月14日《汕头日报》